2014-07-29 00:00:00
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個永不過時,永遠革新的概念,但技術發展日新月異,在云計算、大數據廣泛應用的今天,時代賦予它新的意義。過去計算機輔助設計、辦公自動化等信息化內容已經過時,基于云計算理念的新一輪IT建設成為信息化建設的目標。簡言之,在云計算時代,“云化”才是真正的信息化。
云計算之便:高效高可靠
云的好處顯而易見,在Intel與ITValue聯合發起的一項云計算的討論中,一位親歷云計算部署前后管理工作的CIO介紹,與部署非云計算平臺相比,硬件、軟件的安裝和系統測試等工作能節約10%15%的項目時間,通過實時的在線網絡培訓,應用系統的培訓能節約10%15%的培訓時間,而且后期系統的維護工作不需要有專人管理,能節約5%10%的系統管理時間。
云計算實現了“集中資源干好事”,即通過統一規劃,統一調度,達到 IT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業務的高可靠性。首先,云計算改變了過去“煙囪式”的IT建設,企業IT基礎設施資源通過高度虛擬化形成一個資源池,實現了高度共享,并對不同分支機構、業務部門按需分配,使其成為云的“租戶”,資源的擴展和回收是實時的,極大地提高IT基礎設施整體的利用率。其次,云計算提供了更可靠、更安全的數據存儲系統,通過完善的災備和防入侵機制保障數據安全。第三,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共享,無論對生產還是管理,企業內部協作效率都大幅提升。
對多數傳統企業來說,IT系統非生產系統,但是通過桌面云、財務云,以及對ERP、OA等應用系統的云化部署,企業在管理上的效率得到提升。同時,云計算是實施大數據的基礎,無論是制造業還是服務業,大數據都是未來的關鍵應用。
云計算之困:投入產出是否合理?
無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,云計算需要購買IT資源或者進行IT資源的建設。對傳統企業而言,這些系統大多數是非核心業務系統,哪些因素能夠打動這些企業拋開顧慮大膽投入呢?
首先,信息化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,IT系統是現代化企業的基石;繼而,IT系統采用云計算的模式建設,可以通過資源高效利用和集中管理節約直接成本;數據信息的集中打破原來的信息孤島,使整體業務效率提升,間接成本也得到縮減。
云計算對管理的簡化是立竿見影的,例如實施云桌面之后,IT管理員所有的桌面運維工作都可以通過單一化控制臺進行,故障處理、軟件更新、系統更新等繁瑣的工作變得非常快速且有效,簡化80%的桌面運維工作。
云計算不僅是IT基礎設施架構的改變,同時帶來企業架構的改變,對應用、組織結構、管理流程、文化等作出相應改變。云計算化資源為服務,改變了支撐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關系,而這種改變對企業的運轉效率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。
私有云還是公有云?
在企業實施“云化”的過程中,面臨著選擇公有云還是私有云的問題。不過對于制造業、服務業等傳統企業而言,這個問題反而簡單了。數據安全性、成本、數據遷移,這些問題往往讓它們對公有云服務望而卻步,轉而投入私有云的懷抱。
與互聯網企業相比,傳統企業的數據量并不大,但往往涉及企業機密,因此數據安全性成為最重要因素。公有云比私有云面臨更大的風險,而這些企業又沒有強大的信息安全團隊,選擇公有云意味著拿企業的生命在“冒險”.另外,傳統企業對IT資源的需求穩定,可以按照既定計劃部署建設IT系統,不會出現資源的大量空閑浪費。公有云還需要購買相應的網絡帶寬,選擇公有云需要在生命周期內付出更多的成本。云運營商之間的數據遷移也是成本和風險并存的問題。
私有云建設之路:評估與規劃
私有云最大的特點是IT資源按需分配,因此首先要對可彈性空間和可擴展性進行評估。傳統企業已有的IT資源很難滿足云計算的需求,無論是服務器還是存儲,產品架構都無法具備良好的擴展性。不過,一般在評估彈性化需求之后,只是按需添加或減少IT資源,并非全不可用。總體來說,沒有一個開放化、彈性化的私有云環境,即使現在能夠滿足業務的需求也是走不遠的。隨著企業將來走向混合云,只有彈性空間大、擴展性強的私有云架構才能在未來走得更遠。
前面說過,私有云帶來企業架構的改變,IT資源變成對內部的服務,因此要制定及規劃私有云服務策略。從企業需求出發,設計平臺的功能和性能,再綜合考慮平臺的安全性、隱私性、法規遵從、性能等方面。首要考慮私有云的功能和性能設計,計算型還是存儲型,需要滿足怎樣的性能;規劃要遷移到云上的應用,不一定非要業務核心系統,但一定是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資源;規劃應用中的數據,確定敏感數據和非敏感數據;根據企業運行情況,選擇適當的部署切入點。
企業私有云建設之選:融合基礎設施
IT基礎設施不斷演進,融合基礎設施的出現,讓企業建設私有云變得更容易。私有云能夠消除信息“孤島”,融合基礎設施則消除IT系統的“孤島”.融合基礎設施(融合云解決方案)將服務器、存儲和網絡整合在一起,成為一個共享的資源池,利用計算、存儲、網絡以及應用程序高度整合的IT基礎設施,幫助客戶提高能源效率和空間效率,降低IT系統部署和維護的復雜度,讓IT團隊專注于業務和流程創新,實現TCO最優化,提升企業競爭力。
分散的IT基礎設施部署和配置重復工作量大,融合基礎設施以配置系統的方式提供給企業,IT系統建設時間大幅縮減,可從數周縮減至幾天甚至幾個小時。融合基礎設施的另一大特點是針對具體應用進行集成化部署和調優,整體性能和效能可達到最優化設計。另外,融合基礎設施可以使用統一界面的管理平臺,一鍵優化資源配置,大幅降低運維難度。
打開微信掃描下圖二維碼或者打開微信, 添加微信號:WiseUCAPP (企業即時通訊)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