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團隊協(xié)作這個話題逐漸被大家所了解,一些針對特定用戶或需求的企業(yè)IM也不斷涌現(xiàn)出來,這類應用主要針對小眾市場,盡管用戶市場規(guī)模不大,同樣很受歡迎。
說起小眾類企業(yè)IM,個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Basecamp,這個僅僅50人的項目團隊做出了全世界最大的項目管理產品,超過1500萬團隊在Basecamp上管理項目,這個成績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一、國內小眾類企業(yè)IM的分類
話題扯遠了,回歸到國內,為了方便閱讀,暫且將國內小眾類企業(yè)IM劃分為社交驅動型、項目驅動型、文檔驅動型、任務驅動型四個類別。
社交驅動型:典型代表iWork365、企業(yè)空間
iWork365: iWork365的最大優(yōu)勢在于,無需下載安裝APP,在微信上關注公司的企業(yè)號,就可通過iWork365進行收發(fā)郵件、接受通知、審批流程、指派任務等多項應用,缺點在于容易公私混淆,干擾信息太多。
iWork365
企業(yè)空間:用友推出的以人為中心企業(yè)社交平臺,可創(chuàng)建多個專屬的社交網絡空間,企業(yè)主頁展示企業(yè)的通知公告和最新動向,個人主頁展示成員的最新動態(tài)和分享的相關資源,關注頁面展示成員緊密相關的最新業(yè)務活動信息,類似于QQ空間和人人網,區(qū)別在于只適合架構較復雜的組織或團隊使用。
企業(yè)空間
項目驅動型:典型代表Teambition、風車
Teambition:Teambition與Basecamp類似,可將所有相關的團隊成員添加到項目里,圍繞項目展開管理任務、安排日程、查找文件、即時討論等團隊協(xié)作,優(yōu)點是免費、項目管理精準,缺點是受眾群體小。
Teambition
風車:風車是一款新型的團隊協(xié)作工具,團隊成員可在風車上創(chuàng)建任務、管理任務、分配任務以及進行實時討論,支持多終端同步。優(yōu)勢在于簡單易用、直觀明了,缺點在于功能相對較少。
風車
文檔驅動型:典型代表石墨文檔
石墨文檔:以文檔方式進行協(xié)作,滿足特定人群剛需,比如編輯、媒體,幫助用戶完成協(xié)作撰稿、方案討論、會議記錄等,重塑了信息內容的產生、交流、分享和傳播方式。缺點在于很多工作通過文檔來協(xié)同,根本無法滿足。
石墨文檔
任務驅動型:典型代表worktile
Worktile:以任務為基礎,支持內部溝通、電話會議、任務管理、日程安排等應用,連接企業(yè)內外部服務的協(xié)同辦公平臺。正式由于以任務為基礎,個人感覺就像是更好郵件,是適合多人的郵件,噪音不多,適合多人協(xié)作場合。
Worktile
二、簡析國內企業(yè)級IM的發(fā)展趨勢
1.堅守本地,開疆拓土
就目前來看,國內企業(yè)IM市場的格局已基本劃定,不同地區(qū)的企業(yè)IM廠商基本上都鎮(zhèn)守住了本地市場。比如,匯訊WiseUC已占領東南沿海本地市場,IMO班聊也幾乎占領了中東部沿海市場,今目標則是牢牢扎根于北京。
不過,在占領本土市場的基礎上,諸多企業(yè)IM應用已經開始了市場拓展。據(jù)悉,匯訊WiseUC已在前不久推出了針對校園安全市場的應用校鴿,積極進軍校園安全市場;此外,IMO班聊也在扎根上海本土的基礎上,不斷向其他城市拓展。
2、面臨洗牌,差異化仍有市場
很明顯,企業(yè)IM大戰(zhàn)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。在眾多IM應用不斷拓展勢力范圍的進程中,新一輪的洗牌在所難免。
不過,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,企業(yè)IM領域仍然蘊藏著無限的潛力。主打差異牌的小眾類企業(yè)IM應用,因為滿足了特定用戶的需求,將會獲得長足的發(fā)展。
3、入口化、平臺化成趨勢
企業(yè)IM應用想要留住用戶,必須要千方百計地增加用戶的粘性。對于擁有大量用的基礎的企業(yè)IM廠商來說,如何讓用戶長時間使用自己的應用,是至關重要的問題。目前看來,企業(yè)IM做大做強的方式主要是平臺化、入口化。
平臺化,即打造一個基于IM功能的應用平臺。除了滿足用戶的即時通訊需要外,還應該不斷縱向拓展,持續(xù)推出與原有應用聯(lián)系緊密的其他功能。比如明道、今目標、匯訊WiseUC、工作寶等就在大力開展平臺化辦公,用戶除了可以與同事之間保持交流溝通外,還可以管理和操作其它工作應用,并分享工作成果。
入口化,即作為其它應用或服務的向導,通過為他人倒流,來扮演重要的端口角色。比如,融云就是神州泰岳戰(zhàn)略部署的一枚重要棋子。一方面,融云可以整合國內市場上各種即時通訊服務;另一方面,也是更重要的一點,融云將作為入口,引導用戶使用泰岳的其他應用。
作為最能聚集用戶的企業(yè)IM應用來說,如何將巨大的用戶變成現(xiàn)金牛是至關重要的問題。盡管媒體對企業(yè)IM的稱贊不絕于耳,可國內主流的企業(yè)IM應用還是再經歷著燒錢買用戶的尷尬境地。在規(guī)模不斷擴大的基礎上,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,已經成為國內企業(yè)IM廠商下一步發(fā)展過程中的重心。
上一篇:13年后,看國內企業(yè)級IM的分類與發(fā)展(一)
下一篇:企業(yè)微信 PK 釘釘,倒霉的老三會是誰?